I
căo
ㄘㄠˇ
〔《廣韻》采老切, 上皓, 清。 〕
“ <<屮>> ”的今字。 亦作“ <<艸>> ”。
1.草本植物的總稱。
《書‧禹貢》: “厥草惟繇, 厥木惟條。”
王充 《論衡‧量知》: “地性生草, 山性生木。”
韓愈 《重雲李觀疾贈之》詩: “窮冬百草死, 幽桂乃芬芳。”
2.古時亦用以稱木。
胡應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‧九流緒論下》: “《青史子》云, 古禮, 男子生而射天地四方。 其文云: ‘東方之弧以梧, 梧者東方之草, 春木也……棗者北方之草, 冬木也。 ’是木亦可稱草也。”
馮夢龍 《古今譚概‧塞語‧牝牡雄雌》: “《洪範》言‘庶草蕃蕪’而不及木, 則木亦可謂之草。”參見“ <<草木>> ”、“ <<草茅>> ”。
3.指用作燃料、飼料的乾草。
高文秀 《襄陽會》第一摺: “我今要與 曹操 讎殺, 爭奈這古城無糧草。”
《三國演義》第四五回: “我已探知 軍糧草, 俱屯於 聚鐵山 。”
陳登科 《風雷》第一部第八章: “目前情況非常嚴重。 糧食緊張, 燒草困難, 群心不安, 人口外流。 你來了, 這下就好了。”
4.雜草叢生處;草野;荒野。
《韓非子‧外儲說左下》: “墾草刱邑, 辟地生粟。”
《北齊書‧南陽王綽傳》: “有婦人抱兒在路, 走避入草, 奪其兒飼波斯狗。”
杜甫 《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》詩: “令弟草中來, 蒼然請論事。”
5.引申指民間。
李白 《梁甫吟》: “君不見 高陽 酒徒起草中, 長揖 東隆準公。”
6.割草, 除草。
《禮記‧祭統》: “未發秋政, 則民弗敢草也。”
《周禮‧地官‧序官》“草人下士四人” 鄭玄 注: “草, 除草。”
賈公彥 疏: “ 云‘草, 除草’者, 無糞種者, 殺草然後種之, 職雖不言殺草, 名為草人, 明知除草, 故 云除草也。”
7.創造;創立。
《史記‧孝武本紀》: “草巡狩、封禪、改曆、服色事未就。 會 竇太后 言, 不好儒術……諸所興為者皆廢。”
《漢書‧郊祀志上》: “ 文帝公孫臣 , 拜為博士, 與諸生申明土德, 草改曆服色事。”
顏師古 注: “草謂創造之。”參見“ <<草創>> ”。
8.粗劣;草率;簡略。
孔尚任 《桃花扇‧眠香》: “草辦妝奩, 粗陳筵席。”參見“ <<草具>> ”、“ <<草次>> ”、“ <<草草>> ”。
9.寫作;起草。
南朝 鮑照 《建除詩》: “閉帷草《太玄》, 茲事殆愚狂。”
趙與時 《賓退錄》卷三: “ 李昊 仕於 王衍 之亡, 為草降表。 及 孟昶 降, 又草焉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四回: “我草了一個底稿在此, 來和你商議, 替我斟酌起來。”
魯迅 《書信集‧致徐懋庸》: “日前本在草一篇小文……到月底不知如何, 倘能做成, 當奉上。”
10.草稿;底本。
宋敏求 《春明退朝錄》卷下: “凡公家文書之蒿, 中書謂之草, 樞密院謂之底, 三司謂之檢。”
俞樾 《茶香室三鈔‧友錄稿》: “國朝 朱彝尊 《靜志居詩話》云: ‘ 陳體文仲約 , 平居詩不留草, 其友 花左室 見輒手錄之, 故名《友錄稿》。 ’”
11.作詩文的集名, 意猶未定稿。 如: 黃遵憲 有《人境廬詩草》。 如: 黃遵憲 有《人境廬詩草》。
12.草書。
《晉書‧王羲之傳》: “嘗詣門生家, 見棐几滑淨, 因書之, 真草相半。”
張彥遠 《法書要錄》卷一引 南朝 羊欣 《采古來能書人名》: “ 河東 衛覬伯儒 尚書僕射, 善草及古文。”
陸游 《臨安春雨初霽》詩: “矮紙斜行閑作草, 晴窗細乳戲分茶。”
13.指拼音字母的手寫體。 如: 大草;小草。 參見“ <<草書>> ”。
14.謂文字潦草, 不工整。
《花月痕》第五二回: “飯店隔壁, 家扶乩, 漱玉 也來, 只見乩上斜斜的兩行, 寫得甚草。”
張天翼 《萬仞約》: “下面的字小點兒: 六個字一句, 有這麼十幾二十句排成了乾豆腐似的那麼兩堆--寫得整整齊齊, 不作興帶一筆草的。”
15.雌性的。 多指家畜或家禽。 參見“ <<草馬>> ”、“ <<草驢>> ”、“ <<草雞>> ”。
II
zào
ㄗㄠˋ
〔《集韻》在早切, 上皓, 從。 〕
“ <<皂>> ”的古字。 “ <<皁>> ”的古字。
後寫作“皂(皁)”。 草斗的簡稱, 即櫟實。 其殼煮汁, 可以染黑。
王觀國 《學林》卷九: “《說文》曰: 草, 自保切, 櫟實。 可以染帛為黑, 故黑色曰草。 後世既用皁字, 故草字用為草木之字。”參見“ <<草斗>> ”。

Ханьюй Да Цыдянь. 1975—1993.

Игры ⚽ Нужен реферат?

Полезное



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ой на выделенное

Прямая ссылка:
Нажмите правой клавишей мыши и выберите «Копировать ссылку»